一个自由、正常、开放的社会,主流价值必须经历不断的审问,必须有面对一切责难的胸襟,方有可能最大程度地祛除负面因素而健康发展,宗教岂能例外?
最近,HBO播出《真探》第一季大结局,影迷疯狂点播,致使HBO的直播网站服务器崩溃。5月28日,全能神教徒制造的招远血案震惊全国;在对邪教一片喊打的氛围中,央视非常应景地推出了以邪教为故事背景的《真探》。
若以为中国观众只对俗不可耐的《来自星星的你》和搞基卖萌的《神探夏洛克》感兴趣,可就大错特错了。逼格高冷的《真探》,豆瓣评分高达9.2,迫近HBO神剧《兄弟连》的9.4分。以《内达和西敏:一次别离》捧得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的伊朗导演法哈迪诚不我欺:“好电影无论在哪里都能找到观众。”
阴冷、黑暗、充满哲学思辨色彩的《真探》,何以引发观影热潮?
1991年出道的主演马修·麦康纳,直到2014年才守得云开获得奥斯卡影帝。无论是痛失爱女的探员(《真探》),还是病入膏肓的艾滋病患者(《达拉斯买家俱乐部》),麦康纳都能用桀骜不驯的眼神、落寞的背影和深厚的台词功力,将人物内心的痛苦和骄傲演绎得出神入化,挑剔如我,唯有脱帽致敬。
一个好汉三个帮。相声有捧哏、逗哏,探案故事也不能唱独角戏,夏洛克的身边少不了华生,波洛有黑斯廷斯搭档,《真探》两个探员拉斯特、小马的角色设定耐人寻味。
1620年11月,五月花号轮船搭载的102名清教徒在登陆北美之前,签署了“为了上帝的荣耀,为了增强基督教信仰”的《五月花号公约》,打下美国立国的根基。时至今日,90%以上的美国人自称信仰上帝,洗礼、婚礼、宗教葬礼,从出生到死亡,从总统就职到国会议事,基督教塑造了美国的政治、军事、外交、社会生活,70%的美国人自称属于某个宗教团体。
爱女因车祸离世和卧底经历,使拉斯特洞悉残酷的人生、人性,有强烈的有反宗教倾向;小马珍视传统的宗教、家庭价值,热爱妻子、女儿,却又沾花惹草、本性难移。
在宗教势力如此强大、宗教氛围如此浓郁的美国,麦康纳演绎的反基督者形象为何博得满堂喝彩?宗教的光荣总是伴随着它投下的阴影。1664年5月12日,莫里哀批判教会的《伪君子》在凡尔赛宫游园会举行首演,轰动一时。以基督教世界观、价值观为主流意识形态的美国,也从未停止过对宗教的质疑和审问。
拉斯特对宗教亦极尽嘲讽:所谓的信仰,就为了让自己每天生活在谎言之中?一只猴子抬头看着太阳,然后告诉另一只猴子:“他说你得把你的那份给我。”人类就是这么脆弱,情愿把钱扔进许愿池,也不去填饱肚子;传教布道,不过是利用人们对生活的恐惧和对自身的厌恶。宗教信仰,有时不就是一种洗脑吗?
但美国观众早已见惯不惊。相比美国先贤,拉斯特对宗教的批判甚至可以说是和风细雨。美国开国元勋、《常识》的作者潘恩说:“一切民族的教会,不管是犹太教、基督教还是土耳其人的,无非是人类发明、炮制出来用于恐吓和奴役人类,并霸占权力和利润。”1909年就任总统的威廉·塔夫特公开表示他“不相信基督的神性”。
一个自由、正常、开放的社会,主流价值必须经历不断的审问,必须有面对一切责难的胸襟,方有可能最大程度地祛除负面因素而健康发展,宗教岂能例外?
《真探》末尾,一袭白衣的拉斯特死里逃生,宛若基督重返人间:“关于星空,你弄错了。以前,这个世界只有黑暗。现在我要说,光明占了上风。”反基督者用宗教般的虔诚、不惜一切代价追击邪教狂徒,完成了自我救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