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2日晚,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延吉市青年广场人头攒动,2014“金达莱之夏”广场群众文化活动——“快乐延吉大舞台”,在一曲《丰收的喜悦》中完美收官。 自5月31日启动以来的100天时间里,快乐延吉大舞台为当地群众送上了近百场精彩纷呈的专场演出,参演人员1万余人,观众累计达50余万人次。 没有大牌明星,只有草根百姓,“只要你想唱,就给你登台机会”,这个始于两年前的广场群众文化活动,今年在投入上力度更大,在节目编排上更加精心。为提高舞台和节目的质量,延吉市文化馆的专业人员曾长期深入到各个街道、乡镇和社区进行专业的辅导、培训。 “6月至9月的延吉,适合户外活动,也适合广场演出。”延吉市文体局局长黄春玉说,这项免费的文化活动今年获得了企业赞助,真正实现了公共文化服务的“政府投入、社会参与”。她还告诉记者,为了不让演员和群众“白跑一趟”,主办方积极协调气象局作为活动主办成员单位,每天为广场演出提供气象咨询服务。 作为延边州首府所在地,延吉市除了城市中心广场的快乐延吉大舞台,能够供群众自娱自乐、自发参与文化活动的小舞台如今已遍布城区的每个街道、社区。 相对于延吉有着较好的经济基础,这个朝鲜族聚居的自治州下辖的多个市县并不富裕,安图、和龙、龙井等市县仍是国家级贫困县。但是,近年来,州政府大力实施文化引领发展战略,在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的带动下,各市县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日新月异,公共文化服务和产品更是延伸到了偏远山区的农民家门口。 记者近日在延边州采访时看到,在年财政收入仅4亿多元的龙井市,耗资1亿元的文化中心已经封顶,今年底前可以投入使用。站在2.4万平方米的文化中心大楼建筑工地前,龙井市文化局局长朴仁哲感慨不已,他告诉记者,这是该市最好的地段。 在敦化、珲春,各自投资上亿元建设的群众文化中心等设施也正在稳步推进中。目前,延边州本级图书馆和群众艺术馆均为部颁一级馆,县级有5个图书馆和6个文化馆为部颁三级以上馆。 在延吉市朝阳川镇仲坪村,一座建筑面积500多平方米的朝鲜族风格文化大院正在进行最后的装修。这座投资200多万元建设的农村文化大院有望成为吉林省文化大院建设的典范。据延边州文化局文化艺术处处长金红敏介绍,该州66个乡(镇)目前已全部建有面积30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文化站。1053个行政村、140个社区全部建有文化大院和文化活动室,且大部分建有文化活动广场。已建成有630多个基层资源共享点的文化信息共享工程网络系统。州、县(市)、乡(镇)街道、村(社区)四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完成。 8月21日,龙井市在乡镇社区图书馆分馆、行政村农家书屋管理员培训班上公布了一项“接地气”的图书馆分馆延伸计划:在32个行政村中与农家书屋较远的41个自然屯内的商店、老年活动室、农户等人员较为聚集的场所,设立第一批自然屯图书服务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