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RSS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文化产业新闻 > 文化产业 > 民族宗教

2013年在京水族同胞集聚民族文化宫欢度端节

时间:2013-11-21 19:23:30  来源:中国民族宗教网  作者:吴贵飙
分享到:
  
  2013年11月16日,在京水族同胞集聚民族文化宫欢度自己的传统节日——端节。参加水族端节的有国家民委、民族文化宫、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中央民族大学、北京市民委民族联谊会等有关部门领导同志,在京工作、学习、生活的水族同胞,以及12个民族的代表110余人。

  民族文化宫党委副书记、常务副主任李铁柱代表宫党委书记、主任宫兆强向水族同胞致以节日祝福并讲话。今天,在京水族同胞在民族文化宫隆重欢度传统佳节——端节,是今年装修结束后,赫哲族第一个在此举办赫哲族文化周展览之后,水族第一个在此举办欢度民族传统节日“端节”活动,加强了水族同胞之间、水族同胞与其他民族之间彼此交流、增进了友谊、传播了民族文化,促进了民族团结。我参加工作后第一次出差去的地方就是贵州省黔南州的水族地区,感受到水族文化的博大精深,水族人民的热情好客。在此,我代表民族文化宫各族职工祝在京水族同胞节日快乐!工作顺利!学习进步!身体健康!

  北京市民族联谊会副会长高莉代表北京市民委民族联谊会,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党委书记、副所长代表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向水族同胞致以节日祝福并讲话。

  中国民族图书馆馆长、研究馆员吴贵飙代表在京水族同胞对各位领导和朋友的光临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诚挚的谢意。他说,1983年由在中央民族学院(现中央民族大学)读书的学生发起,在国家民委、中央民族大学、北京市民委、贵州省三都水族自治县人民政府、民族文化宫的支持下,首次在中央民族大学举办了在京水族同胞欢度端节活动,至今已有30年,这与党、政府及各级领导的关心和支持是分不开的。30年来,端节以其不断扩大的规模和社会影响力,日益成为在京水族同胞文化生活中的一项重要内容。这充分体现了国家、北京市和三都水族自治县对在京工作、学习、生活的水族同胞的关怀,我们将以感恩之心认真工作、努力学习,维护好国富民强、国泰民安、团结和睦、共同发展进步的大好局面。水族文化丰富多彩,水族的端节、水书习俗、马尾绣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水族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用水文写成的水书是水族哲学、思想、天文、历法、文学、艺术、民间信仰、生产生活的百科全书,自今已有69种水书入选国家珍贵古籍名录。中共一大代表邓恩铭是水族,是少数民族的优秀代表,他在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和发展过程中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今天我们在民族文化宫欢度端节,传承水族的优秀民族文化,增强民族凝聚力,增进民族团结;继承先辈的爱国精神,做好本职工作,为建设美好家园贡献自己的力量。

  民族文化宫是1959年党和国家在北京专为少数民族建立的一座文化宫殿,是中国共产党民族政策取得辉煌胜利的重要标志,是中国56个民族平等、团结、进步、繁荣的象征。50多年来,民族文化宫始终坚持“为民族文化事业服务,为民族工作服务,为各民族的团结进步事业服务”的宗旨,在宣传党的民族政策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展示少数民族和少数民族地区发展成就,进行爱国主义和民族团结教育,开展民族文化交流,承办少数民族活动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大家以水族人民特有的节日传统习俗,互致祝福,共话发展,会场洋溢着浓浓的、热烈的、祥和的节日气氛。

  

  新闻背景:

  水族的端节,水语叫“借端”("借"水语"吃"的意思)、“吃端”、“过瑞”,有的地区也叫“瓜节”。它是贵州省三都水族自治县、都匀、独山、荔波等地水族人民欢庆团聚、辞旧迎新、庆丰收而举行的节日。这是水族分布范围最广,参加人数最多,形式也最隆重的一个节日。每年水历十二月(阴历八月)到二月(阴历十月)逢亥日,亦有以午、未、申、酉、戌日为端节的节期,按古老惯例分地区、分期分批轮流过节。各地过“端”不在同一天,按传统习惯,有先有后。端节保留着水族古代谷熟庆典、过新年的遗风,是水族众多传统节日中规模最大、覆盖范围最广的节日。端节从首批过节开始到末批过节结束,一般相隔四十九天,若遇水历十二月有三个亥日,则相隔六十一天,号称世界上最长的节日。

来顶一下
近回首页
返回首页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