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930年华北居士林诞生,北京的佛教居士组织已经建立整整80年了。80年来,北京佛教居士林走过了不平凡的道路,既有辉煌的历史,更充满着希望。
居士林主要是佛教居士从事宗教活动,学习教理、开发智慧、弘扬教义和净化身心的公共活动场所。1918年,上海居士林诞生,开中国佛教居士林之先河。1930年,“华北佛教居士林”在北京成立,是中国第二家佛教居士林,可以分为五个发展阶段。
1929—1933年是创立时期。华北佛教居士林的创建者是胡瑞霖居士。1929年12月,胡居士偕同北京在家佛教信众,共集净资,购置西安门大街129号房产,房契勒石,告诫来者,申明永为居士道场,不得变卖典当。居士林的宗旨是“弘扬正法,救济众生,学修并重,显密兼弘,启迪智慧,净化人心,阐佛法于万代,殖慧田于千秋”。胡瑞霖字子笏,法名妙观,曾东渡日本,入明治大学政治经济系肆业。光绪末年,学成归国,在武汉创办实业奖进会。辛亥革命成功后,任军政府实业司司长、福建省省长、徐世昌总统府顾问等,侨寓北京。1919年,听太虚法师于北京象坊桥观音寺讲《维摩诘经》,大有感悟,皈依于太虚法师座下,崇奉三宝,绝意仕途,礼佛诵经,潜心内典,断荤食素。1926年,作为中华代表团团长之一,参加东京召开的东亚佛教大会。1933年,为避日寇侵扰,举家迁入五台山修行。1941年,任北京大乘佛教弘化院院长。
1934—1949年是注重学术时期。胡瑞霖居士前往五台山潜修佛法后,林众推选周叔迦居士管理居士林,1936年任华北居士林理事长。周叔迦先就学于上海同济大学学工科,后潜心佛乘。1930年赴北平,历任北大、清华、中国、中法、辅仁、民国等大学教席,讲授佛教史、佛教文学、唯识、因明、三论诸学课程。任居士林林长后,创佛教图书馆,设佛学研究室,集合一批有志于佛学研究的年轻人开办研究班,参加者有苏晋仁、王森、韩镜清、刘汝霖、杨殿珣、黄诚一等。1949年以后,历任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兼副秘书长、中国佛学院副院长兼教务长、中尼友好协会副会长诸职,对中国佛学研究、佛教教育,以及佛教文化的积累、整理和建设,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1949—1979年是困顿时期。1949年10月,居士林更名为“北京居士林”。1952年9月,北京居士林得到北京市人民政府批准备案。1958年,北京居士林停止活动。
1980—1994年是复苏时期。1980年,北京居士林在赵朴初居士、正果法师的帮助下,暂借广济寺恢复活动。1979年,礼请赵朴初先生任名誉理事长,后请启功先生继任名誉理事长。
2000年至今是大发展时期。2000年,夏法圣居士担任北京佛教居士林林长至今。2001年8月8日,北京佛教居士林举行修复竣工暨佛像开光双庆盛典。这一时期,居士林开展了多种多样的慈善活动,尤以救助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最为突出,同时开设社区佛教的建设,并开始恢复重视学术研究的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