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RSS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文化产业新闻 > 文化产业 > 民族宗教

民族艺术的结晶:西藏壁画艺术的历史源流

时间:2014-04-13 09:54:37  来源:中国西藏网  作者:
分享到:
  

 
    壁画和唐卡是西藏绘画艺术的两大类别,唐卡是卷轴画,壁画则为绘在墙上的画。

 
  


  
  萨迦寺回廊曼荼罗壁画
  
  

    西藏壁画分布在寺庙、府第、宫殿、民宅、驿站、旅店等地方的墙壁上,而寺院则为壁画聚集之所。大寺院往往有数十到数百殿堂,各个殿堂及其周围的走廊的墙壁、天花板等处,均绘满了壁画,有人估计寺庙壁画在10万幅以上,如果把这些壁画一幅幅的排列起来,那确实是延绵不断、绚丽多姿、色彩缤纷的美丽画廊。置身其中,就如进入神奇美妙的天宫;要是孤身一人面对壁画站久了,看着画景,准会进入意想不到的绝妙奇观之中。
  虽然藏民族的壁画集中在寺庙,但就其内容和社会功能而言却并非完全是宗教化的。藏族壁画从一开始就表现出世俗化的倾向,这是有其深刻原因的。位于山南地区乃东县雅砻河东岸公路边的昌珠寺,是文成公主修建和住过的寺庙,它的壁画反映了吐蕃止贡赞普时期“烧木为炭,熬皮做胶,开发银、铜、铁矿……垦平原为田,引海水入渠、播种于田”等劳动生产的场面,壁画在其发展过程中,又不断增加了历史故事等内容,从历代圣贤法王、高僧大德、圣人居士等的传记,到农民种地、工人做工、牧民放牧等等,反映了社会各阶层的生存状况。各寺庙都有反映历史重大事件的壁画,如大昭寺、布达拉宫的《文成公主进藏图》、《五世达赖进京晋见顺治皇帝图》等等。


   
  
  萨迦壁画:守护之神


  
  造像并非仅是束缚人的清规戒律,其中也有不少宝贵的绘画经验结晶。如众生,草木有殊异,行为动静面目性状,各就实像去描绘,故而把它叫“画像”。它并非把有关度量的规定视为亘古不变的教条,而是服从于画像的功能而发挥的,并认为如果体态不完美,只按尺度又有何用,尊重艺术应按美的法则来创造的法则。
  题材的世俗性是壁画的本质,世俗乃壁画的源泉和市场,壁画要不断地充实丰富、繁荣发展,为世俗群众所接受,就必须打开寺院禁欲的红门,反映世俗群众熟悉和喜爱的世界,而就题材本身来说,就是佛本身的故事,也必然关涉到世俗生活。


   
  
  白居塔壁画:白色象鼻天


  
  从绘画队伍的发展看,随着寺庙的扩建,壁画日益繁荣,仅靠寺庙培养的画师已经不能满足需求,因而不断聘请民间画师的参与,有力地推动了寺院壁画世俗化的进程,而由于绘画地位的崇高和西藏社会的特点,民间画师很快形成世袭,父子相承、子孙执业,有利于技艺的传承和经验的积累,而在大城市里又出现了画坊或行会组织。这种绘画队伍的良性发展,使藏民族的壁画不断丰富充实,流派纷呈,风格多样,逐步提高,终于成为艺术瑰宝,吸引着众多的欣赏者。
  从壁画的社会功能看,壁画在执行宗教的职能进程中,不可避免地社会化,画师们为迎合信徒的心理,不断地丰富壁画的世俗化内容,执意地追求美学效果,这也影响到纯粹宗教内容的壁画。
  壁画在其发展中不断地世俗化,并吸收多方面的营养,从而形成了将藏民族传统和外来影响融合一起,具有鲜明的藏民族特点的艺术流派。
  大昭寺建于公元七世纪文成公主进藏以后,据说,大昭寺是松赞干布为他娶自尼泊尔的王妃尺尊公主修建的,但由文成公主勘测设计的,至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历经兴衰重修,原来的壁画经过多次修缮着色,有些则仍保留着原来的风韵,庆幸的是二楼各供奉堂的壁画有的保留了原有的残痕,而有的仍是原先的残迹,一楼的壁画虽经反复修改涂抹,但仍不失原有的风韵。大昭寺壁画保存了文成公主进藏宣传盛唐文化的业绩,也保存了唐代的壁画艺术,不仅是历史和艺术的珍品,也是汉藏文化交流的实物纪念。


   
  
  西藏壁画


  
  明清时代,西藏社会获得平稳发展,积累起大量财富,跟祖国内地联系更加密切,在中央政府大量施赠银两的情况下,寺院建筑更是拔地而起,壁画艺术更加繁荣。
  蒇民族的壁画源出洞穴壁画,又继承了苯教的浪漫主义,有深厚的传统基础。自松赞干布时期修建大昭寺以来,就形成了汉式和尼泊尔式画派,而历代画家们又互相学习,各取所长融合各派,形成了富有藏民族特色的画派。由于融合无间,彼此既有共同特点,又有若干差异,很难断然划分、画线辨认了。壁画在其发展中不断地世俗化、民族化,并吸收多方面的营养和影响,从而形成了将藏民族传统和外来影响融合一起,具有鲜明的藏民族特点的艺术流派。
  西藏壁画中突出绘画的是人像,往往以巨大的篇幅绘画出一尊尊站立式或端坐式的大佛,而在其周围再画若干其它佛像。也有的是点缀其巨像活动的环境,并进行极为华丽精致的装饰。也有的壁画采用连环画图式,所有壁画色彩都很鲜艳,色彩缤纷、片片锦绣,极富吸引力和诱惑力,多用作对群众进行宗教、历史、道德等教育的形象教材。但从本质上说,壁画仍然是社会性的审美艺术。
  藏族艺术家们根据其生存时代的需要,贡献出自身的智慧和才能,创作了极其丰富多彩的壁画,这些壁画极具浓郁的民族特色。

来顶一下
近回首页
返回首页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