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师宗县立足多民族聚居的实际,深入挖掘民族文化资源,把反腐倡廉寓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民族文化建设之中,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特色廉政文化进少数民族乡活动,增强了反腐倡廉宣传教育在民族乡的感染力、吸引力和渗透力,在少数民族中引导干群共创为民务实清廉之风,倡导“以廉为荣,以贪为耻”,营造“人人思廉、人人倡廉、人人促廉”的良好廉政新风,有力推进了师宗少数民族乡经济社会清廉、健康、稳定、文明、和谐、富裕发展。
用民族干部宣传廉政文化。少数民族干部熟悉本民族的历史文化、风俗习惯、生产生活,他们深入到少数民族地方宣传反腐倡廉建设,很容易让群众接受和理解。师宗县五龙乡狗街村成立学习小组,村组干部用壮族民族语言给群众读《中国纪检监察报》、《中国监察》、《曲靖日报》等党报党刊,让群众及时了解党的方针政策和反腐倡廉工作动态。在师宗县一批懂民族语言的乡、村干部组成反腐倡廉建设宣讲工作队12支,利用农闲时节深入村寨用壮语进行反腐倡廉宣传教育1638人次。
用民族语言讲解廉政文化。世居龙庆乡的彝族有“会说话就会唱歌,会走路就会跳舞”的传统,彝家的酒歌、大三弦是他们生活必需品。龙庆乡精心组织编写的文艺演出以颂扬廉洁家风、文明乡风为主题的文艺演出,将廉政文化植入少数民族的日常生活中。五龙乡壮族同胞有唱山歌、男女对歌的习俗,乡党委、政府把《党章》、中央“八项规定”、纠正“四风”、“厉行节俭,反对铺张浪费”等内容翻译成少数民族语言,在乡村进行传唱,使廉政文化与少数民族文化有机结合,努力营造风清气正的社会氛围。
用民族节庆展示廉政文化。师宗县利用“三月三”等民俗节日多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廉政文化建设。县文工团积极组织创作了许多民族廉政文艺节目,舞蹈《醉人的师宗》(壮、苗、瑶、彝)、《漂布舞》(壮)、《碗舞》(壮族)、《师鞭舞》(瑶)、《山林酒歌》(彝)、《磨秋情》(彝)、《阳雀蛋》(汉)等,小品《太阳升起来了》、《大款瑶妹》、《特殊接待》、《壮家代表》、《第二春的故事》等以廉政为主题的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廉政文艺节目,形成一道靓丽的风景,为节庆活动增添了更多的喜庆气氛和民俗文化内涵,深受师宗各族人民群众的喜爱。
用民族文化体现廉政文化。利用浓郁的民族文化来体现廉政文化的深刻内涵,使反腐倡廉建设的理念渗透到各族群众的文化生活中,做到廉政文化与当地民族文化元素有机结合,反腐倡廉的理念和精神渐渐为各族群众所接受和理解。龙庆乡抓住彝族过“春节”、“火把节”等民族隆重节日庆典,在农村开展以舞蹈、山歌、小品、对唱、顺口溜等为载体的廉政文化进村组活动,运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丰富廉政文化的内涵,创新廉政文化的形式,传递廉政文化知识,使农民朋友们在享受节日喜庆同时,感受廉政文化氛围。并利用彝族山寨流传的一个传说。“传说很久以前, 有一位年轻的一个寡妇领着一个儿子生活,把儿子视为掌上明珠,节衣缩食,含辛茹苦地将自己的儿子养大成人,并给他娶了媳妇成了家。但是,好心的母亲却得不到好报,儿子长大以后不但不孝敬母亲,而且天天打骂母亲,对母亲的生活不闻不问。一天,儿子去犁地,看见一只雀妈妈正给一只小麻雀喂食,忽然想起自己的妈妈,决定痛改前非。这时,妈妈给他送来饭菜,他急忙迎上去接,妈妈以为儿子又要打她,慌忙而跑,一条大河挡住去路,儿子边喊妈妈边追去,妈妈跳进河里。儿子也跳进河里,只捞到一根焦木。儿子认定那根焦木就是妈妈,扛回家雕成妈妈的像供放。这天,是农历二月第一个属牛的日子,彝族就把这天作为祭母节。此后,彝族山寨家家户户都会供放一块木头,每天早晚祭拜,怀念母亲的恩情,表示对母亲的尊敬。”通过这样一个传说融入到廉政文化中对农村群众进行感恩道德教育。
用民族宣教阵地阐述廉政文化。高良乡高度重视廉政文化建设工作,成立由党委书记任组长、乡长和纪委书记任副组长的廉政文化建设领导小组,以“七个一”为思路,即:完善一套乡村干部廉洁自律的管理制度;组建一支廉政文化宣传演艺队;学习一些廉政知识读本;组织听好一堂党风廉政建设专题党课;开展一次乡村干部廉洁承诺活动;设立“三栏一箱”及墙体文化永久性宣传阵地;编写一组廉政山歌及廉政格言警句。为加强廉政教育,繁荣农村廉政文化,高良乡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采取多样形式扎实有效地开展廉政文化进农村工作:一是建立廉政文化活动中心,设立党风廉政教育活动室,制作廉政格言警句,组织党员上党风廉政建设专题党课、收看党风廉政建设电教片,并将村组干部廉洁自律相关制度规范上墙。二是设立永久性宣传阵地。建立“四栏”:即村务公开栏、财务公开栏、党务公开栏和规费收缴公开栏,让基层干部清清白白、群众明明白白。三是在机关单位设置廉政宣传栏,将廉政文化溶入到机关文化建设中,让廉政教育更具人性化和亲和力。四是结合“党员示范户”、“文明信用农户”、农村致富带头人评比等活动,培训宣传教育中心户,发放《党章》、《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等廉政文化学习读本3000余册,组织少数民族干部群众认真学习领会。同时,结合实际,撰写廉政建设宣传标语、张贴宣传画等,使党员干部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氛围中接受廉政清风的吹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