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养老”是一种能体现传统文化与当代人文关怀的养老方式。它是以老年人的物质生活需求基本得到保障为前提,以满足精神需求为基础,以沟通情感、交流思想、拥有健康身心为基本内容,以张扬个性、崇尚独立、享受快乐、愉悦精神为目的的养老方式,具有广泛性、群体性、互动性、共享性等特点。“文化养老”就是在满足老同志物质需求的前提下,进一步改善他们的精神文化生活,使其老有所得、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过上更加幸福美满的生活。 一、情况概论 据统计,目前我国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总数已达1.49亿,占全球老年人口的21.4%,居世界首位。老年人已成为我国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老年人的生存状况和精神面貌直接影响到全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和社会的稳定与发展。大力推进文化养老工程建设是改变老龄化人群生存状态的重要举措。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步伐正在加快,面对一些新的老龄问题和老年人养老的多方需求,如何打造出既符合我国国情,又符合老人心态、习惯的养老方式,已成为全社会尤其是老干部门必须认真关注、亟待解决的问题。 中国乡土艺术协会文化产业部依托文化部和中国乡土艺术协会丰厚的文化资源,专门设立以文化养老为主要亮点的《中国文化养老产业中心》,从而成为养老服务的平台。中心宗旨是以传统的“四孝养”为理论基础和目标。四个孝养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是最全面、细致而又周到的理论。“小孝养其身,中孝养其心,大孝养其志,至孝养其慧。” 孝养其身是在生活上赡养老人。 孝养其心是知道老人心里想的是什么,从精神上关心给予满足。 孝养其志是老人有远大志向,自己没能满愿,子女应该承担过来实现他们的愿望。 孝养其慧是帮助老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既能让老人欢心又能纠正他们的错误观念。 《中国文化养老产业中心》分别以身、心、志、慧四大板块。服务于不同条件,不同需求的老年人,把古人细腻入微的孝养文化变为现实。 二、文化养老的主要模式 未来几年我国将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实现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网络全覆盖。 政府的养老机构是重保障、广覆盖、但不能代表整个养老产业,是产业就有市场,现在我国的养老产业具有非常广大的市场空间,政府的养老事业主要为中下层养老服务,是保障生存型需要。而我们的《中国文化养老产业中心》则是为中上层老年人服务,打造成为一个较高档次服务的养老机构。 《中国文化养老产业中心》主要以原地养老和居家养老为养老的主要模式,因为老人特别习惯于自己生活的环境,或者是一个家庭的氛围,即便是国外前10至20年大力推行机构养老,但这几年也都达成一个“还是居家养老好”的共识。不过需要强调的是,这个居家养老和传统观念中的在家里养老并非一个概念,主要是指养老在家里,但要有高标准的养老服务,包括医疗、精神、心里、家政服务等服务团队、专业人才和项目在周边围绕这老人。人随在家,但服务来自于外部。 三、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将使老年人找回童真 根据老年文化建设需要,把崇尚文化、热心公益的老年人集中起来,根据爱好专长,成立艺术团、台球协会、乒乓球协会、棋牌协会、书画协会、读书协会、老年大学、老年书画协会、摄影协会、花卉协会、钓鱼协会等多种多样的协会团体,发展会员。依托文化部和中国乡土艺术协会的丰厚文化资源,定期邀请国家级文化艺术大师、专家、学者亲临现场教学指导点评交流互动,经常组织多种形式的比赛和展览,为离退休老年人打造展示才艺的主体平台。同时还与中央电视台、国内各地方电视台、各大报社、电台等新闻媒体合作,开辟专题栏目,让老年人追忆往昔岁月、歌唱美好现实、展望辉煌未来。 积极开展具有导向性、示范性和带动性的特色文化活动,着力建设“中国文化养老产业中心”这一主体交流平台。成立艺术团舞蹈队,打造多支具有专业演出水平和较高社会知名度的艺术团体,常年活跃在国内各大型老年活动的舞台上。让舞蹈舞出了老年人的精、气、神。让老年合唱团、京剧团以唱红歌和经典戏曲为载体,宣传改革开放巨大变化,传递正能量,凝聚爱国心,为助推“中国梦”起到积极作用。衣食足而文化兴,今天的老年人已经不仅仅满足于吃饱穿暖,他们对精神文化生活、物质文化生活有了更高层次的需求。“中国文化养老产业中心”将多角度、多渠道地丰富离退休老同志的精神文化生活,努力为老同志搭建唱出和谐、跳出健康、活出精彩的平台,为维护广大离退休老同志的队伍稳定、弘扬中华传统养老敬老文化,为“文化养老”探索一条新的路径。使老年文化艺术之花将会更加绚丽多姿、霞光璀璨。 《中国文化养老产业中心》将牢固树立“文化养老”新理念,积极探索建立“文化养老”新机制,不断满足老同志的精神文化需求,推动离退休人员工作深入开展。一方面完善体系,将老干部“文化养老”链条延伸进社区。依托社区资源,切实把“文化养老”与“居家养老”、“社区养老”结合起来。另一方面围绕“文化养老”,切实加强离退休干部思想政治建设和党支部建设,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文化养老”的新途径、新办法,并形成良好的“文化养老”运行机制。
中国乡土艺术协会文化产业部 2013年6月18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