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建设
与世间一切事业一样,皆来自人、为了人、服务人,需求是其诞生、存在、发展的前提。我们更应把具备产业意义的“有效需求”列为理论研究、产品创意、实践活动的重要内容
文/沈望舒
中国文化产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经历了辉煌的数量规模型崛起阶段。这既可从相关概念已成热词而被社会高频使用,并以新兴战略性产业之名跻身各级发展规划中得到印证,也可从辐射文化市场广大领域节节攀高的产业数字报告、层出不穷的文化产品与服务所秀出的精彩得到首肯,还可从业内出版物多地开花、媒体不断有大篇幅的相关报道中得到体验。
居此承前启后的节点,我们必须思考:在今后新的产业成长阶段,怎样使理论成果更好地满足社会和产业的真实需求,如何围绕文化强国、文化产业支柱化的战略目标,结合产业实践和理论服务取向,谋划相得益彰的“升级版”。
改变对真实需求把握的不足
文化建设与世间一切事业一样,皆来自人、为了人、服务人,需求是其诞生、存在、发展的前提。因此,党和政府近年反复强调:要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精神文化消费需求为出发点和归宿。
文化产业既有与市场导向的所有产业共同的属性,还有满足目标消费者高层面精神需求的属性,所以,我们更应把具备产业意义的“有效需求”列为理论研究、产品创意、实践活动的重要内容。
中国文化产业的问题,包括对“有效需求”把握方面的“天生薄弱”。从表象上看,既有各层级战略文案或专项规划对社会文化需求的习惯性缺失,也有统计领域关于文化需求指标体系和信息收集系统的不够健全—按照滞后的国民经济分类,连基本文化需求都难以获得完整清晰的反映。
此外,文化需求理论研究成果稀少且粗疏。在文化产业的决策、置业、管理、运行乃至消费方面,缺少成熟信息支撑与科学分析保障,对有效需求的科学把握不足,多年靠结构存疑的大数字讲形势,以不同动机者选择的案例说好坏—这是文化产业泡沫滋生的缘由之一,也是屡屡失败者叹曰“看上去很美丽、现实却很骨感”的环境因素。
打造文化产业的升级版,需要在帮助各方真实了解文化需求的领域上取得社会进步:
一、政府或产业组织应建立健全总体与分类有机统一的文化需求信息收集统计分析系统,为文化的研究、决策、投资、管理、从业、消费等提供依据,为社会文化的思想与行为、创新与欣赏、制作与服务等,增加科学化的引导组织力量。
二、科研机构及媒体应积极开展以文化消费需求为主题的攻关业务,回答文化产业界与文化消费者的重大关切,用定性定量的事实解答一系列前沿课题,定期告知“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是什么,用较高质量的研究优化公共文化的信息服务。
三、加快事关文化需求统计、分析、发布的权威传播体系建设,形成周、月、年报和总述、分述的门类格局,使影响文化市场的“看不见的手”显形,形成文化信息产业新军,助推文化产业进入科学发展、统筹发展、可持续发展的新境界。
改变对生产力主体的模糊认识
文化生产力主体的意识、认知、能力等素质状况,是过往辉煌业绩与惨痛败笔的核心因素,也是大到国家、小到项目的多层战略目标能否实现的关键。工作团队决定一地、一国文化产业的水准,其建设是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永恒课题。
中国文化产业存在的问题,包括实践中人比物、比事“轻”的思维习惯。许多文化战略文案,仅在保障措施中,如说工具般地讲讲事关专业人员的内容。其实,干什么、怎样干、可否干成功,重在谁来干,重在决策方、置业者、操盘主体的作为与素质能力。其实,战略目标和重点任务的放空,多毁在相关主体的无知无为无能。一些战略研讨课题,还存在关于人、人的能力略而不谈的惯例,多把主题盯在项目上,要务是资金、土地、政策、权利等硬条件。
而在文化产业这类“最需要创新”、最需要团队组合流程的领域,核心人才、专业人才、知识劳力合理有机统一的团队结构,永远是企业实力、品牌、市场的高位要素。工作团队文化见识、文化自信、文化自觉、文化经济能力方面的缺点,是造成部分文化项目成功率不高、文化企业成长性差的重要原因。
打造文化产业的升级版,需要在文化生产力主体建设方面,采取更为务实的举措:
一、决策方和统领者应以文化生产力素质为轴心,理清产业进步的顺序;规划产业时,应着眼文化生产力队伍的结构完善和水平提高;论证实施项目时,要着力于文化生产力队伍的本领学习和能力历练,以团队素质的改善赢得产业规模效益和可持续发展,使一地一行拥有内生式做强的底气。
二、研究机构和媒体应更多地从“事在人为”的角度描述文化产业运行的状态,科学理性地倡导以人、以各自核心业务团队的素质为本的工作取向。在这方面,可系统研究的课题包括:结合现有目标和重点,揭示产业运行所需团队素质的应然与实然;分析核心人才、专业人才、知识劳力的组合优劣,形成对存量和所需增量的判断;探讨在自然生成或自行培养缺失时,对外吸引、凝聚、组织、激励、使用团队的办法;如何将市场、社会、行政实践涌现出的可行案例分析梳理形成经验,用于引导实践。
三、扩大对文化产业的公共服务,除应在政策、资金、渠道等方面给予帮扶外,还要重视对从业者的职业精神、道德素养的引导。无论形势的好坏或项目的成败,管理者都应围绕办事团队的信念、思维、创意、作风、做法等总结经验,得出规律,以内外条件与资源环境的得失作为评价背景,传播先进的标准、规则和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