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消费信贷的使用将越来越普及,越来越深入。如果银行适度地宣传其文化服务导向,可能会争取到大量稳定的客户群,在竞争激烈的信用卡市场,可能因为文化导向取得更大的份额,成为文化消费市场信贷服务的领头羊。
根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12年全年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约为21.03万亿元。假设按文化及相关产品消费占其中10%的比例计算,则全国的文化消费至少有2.1万亿元,这个数字还在不断增长。当前,我国的个人金融服务还比较粗放,针对文化消费市场的个人金融产品只有少数银行在做。
笔者认为,文化消费信贷是一个庞大的市场,在文化需求日益扩展的今天,应设立专门的文化消费信贷公司,推动文化内需。
消费信贷在文化产业领域的应用可大可小,非常灵活。文化消费信贷像其他的消费信贷一样,以短期信贷为主,可以由银行直接服务,银行也可以通过购买消费信贷服务公司的产品间接地进入。
而建立文化消费信贷公司更具针对性,中高端文化耐用品等消费行为则为文化信贷公司的建立创造了市场基础。
中高端文化消费创造了市场空间
在中国,人们习惯于一次性付款,不愿意负债消费。但随着生活费用的全面上涨,工薪收入阶层即便处于中产阶级的水平,房贷支出、子女教育方面的开支和家庭医疗费用等使得人们必须严格地分配费用。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新一代消费者的成长,中国越来越多的家庭会改变传统的储蓄偏好,而以预期收入提前消费的比例和总量会越来越大。高端文化消费往往也是昂贵的消费,由此为文化消费信贷的发展提供了较大的市场空间。
其次,高端文化教育培训费也需要文化信贷的支持。比如,人们为提升自己的技能,增长自身见识等,会参加一些高端培训,或进入高等学府接受研究生教育,这些培训的费用昂贵。对于培训承办单位或教学单位而言,它们习惯于一次性收取全款。但学员向金融机构申请贷款,让金融机构一次性地代学员向教学机构付款,或者学员以取得的信用额度刷卡向教学机构付款,然后学员分期向金融机构还款,这样就解决了学费问题,学员、学校和金融机构三方均受益,学员得到了提升和交友的机会,学校和培训机构卖出了培训项目,金融机构得到了利息。这类消费信贷产品应积极开发、推广应用。
另外,旅游等一次性中高端消费也为文化信贷创造了空间。以信用卡支付的旅游消费就是文化信贷消费的典型案例。随着旅游产业的发展,专门开发针对旅游市场的旅游信用卡产品也有很大的市场。旅游消费的扩展,为旅游金融服务拓展了广阔的空间,目前各大银行提供的多币种信用卡产品,已经取得了良好的业绩。
家庭艺术装修需要信贷
城镇化的进程伴随着大量的住宅楼的新建,大规模的家庭装修是城镇化的特点之一。随着居民鉴赏水平的提高,家装设计已经越来越个性化,艺术氛围越来越浓,投入也越来越大。现代都市的家装仿佛就是一项家庭艺术再造工程,投入少则十几万元,多则几十万元。住房信贷是常见的信贷项目,家装信贷也是银行主推的产品之一,但是不像住房信贷普及。如果针对家庭艺术装修开发出信贷产品,并积极引导消费者使用该产品,或者银行再与担保公司、小额贷款公司或其他有志于发展家装信贷的第三方金融机构结合,分散风险,共同激活市场,艺术家装信贷产品的市场空间有可能是惊人的,装修公司和家庭都会很欢迎这类信贷产品的推出。
基础性的文化消费在增长
文化消费信贷并不局限于高端领域,电影购票、支付有线电视费用等也往往刷卡。当前,日常的、一般性的文化基础消费已经广泛地使用了消费信贷。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多,青年消费群体的增长,文化消费信贷的使用将越来越普及,越来越深入。基础性的文化消费一次性金额并不大,但是总量却非常可观。如果发卡单位适度地宣传其文化服务导向,可能会争取到大量稳定的客户群,则在竞争激烈的信用卡市场,可能因为文化导向取得更大的份额,成为文化消费市场信贷服务的领头羊。
至于艺术品消费领域,尤其是字画与文物的购买,因为银行和金融公司目前鉴定真假的能力还不成熟,金融机构始终比较慎重,大都处于观望状态。只有艺术市场的诚信发展到一定阶段,文化产业金融的专业服务到达一定的水平,中高端艺术品消费信贷的推出才会活跃。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建立文化消费信贷公司,促进文化消费,有助于推动文化生产,对地方经济发展、就业和社会安定与文化进步都有好处。随着居民文化水平的普遍提高,文化消费信贷将出现巨大的市场空间。对此,金融界应该重视,文化产业和商界要积极配合,抓住发展机遇。
(本文作者系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