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约大都会博物馆策展人孙志新。
纽约大都会博物馆亚洲部中国艺术部主任孙志新,出席了此次“亚洲美术策展人论坛”。面对“什么是亚洲艺术、亚洲意识”这样的问题,他选择“回到常识”,回到基本问题,畅谈中西美术馆的诸多差异。作为全球最大的博物馆之一,纽约大都会博物馆有怎样的办展思路?策展人是怎样的身份定位?如何排除商业因素干扰甄选出色的在世艺术家?如何发挥博物馆对于公众和社会的更大影响?孙志新接受了记者的专访。
■谈艺术使命
公共教育是举办展览的宗旨
记者:根据您的观察,中国美术馆的发展态势与西方国家的美术馆存在哪些不同?
孙志新:在美国,博物馆与美术馆是同一个机构--Museum,其发展历史比较长。中国最早的南通博物苑也只有百年历史,而大部分博物馆只有50年历史。中国博物馆分类受制度影响,划分为文物和文化两个系统,凡是历史类的叫博物馆,凡是收藏现当代艺术叫美术馆,这其实是一种人为区分。西方美术馆没有这样的严格区分,大都会博物馆、大英博物馆、卢浮宫,都既是美术馆也是艺术博物馆,其根本的功能就是教育:一是保存人类创造的优秀文化艺术品;二是利用这些收藏讲述历史和文明。
有一点很重要,美国博物馆的建制与中国不同,美国的博物馆不像中国这样按工作类别划分为保管部、策展部、研究部,而是受西方美术史的分类方法影响,例如大都会博物馆,分为中世纪部、近现代艺术部、亚洲艺术部等。比如近现代部,主要收藏和研究19到20世纪的艺术,从印象派一直到现当代艺术。
记者:这次论坛提到亚洲美术展览或者美术馆的一个重要角色--策展人,在西方博物馆里是怎样定位的?
孙志新:美国的博物馆没有单纯的策展人,与此接近的一个角色是Curator Department,是部门主管(业务主任)的意思,主要负责三项工作:收藏、策展、研究。
现在的展览,已不是把藏品拿出来让大家看看那么简单,展览的目的应该是阐释一个问题--利用艺术品来讲一个艺术或者艺术史的故事,这其实是学术课题,所以Curator的最根本工作是研究,服务于公众教育。
美国博物馆里的Curator角色很重要。一方面,他要懂收藏,帮博物馆买东西、征集文物;另一方面,找来文物和艺术品之后,不能让它们躺在库房里睡觉,而是要利用这些文物办展览、推广教育;第三项工作就是出版,让展览产生更大的传播效应。
据我所知,中国美术馆的策展人很难接触到藏品。故宫策展部的一些同行告诉我,他们要接触藏品必须经过层层审批,但西方不是这样,Curator不接触藏品就无法研究,更无法办展。
记者:您认为Curator最重要的工作是什么?
孙志新:博物馆和美术馆举办展览的宗旨就是教育,对各个不同年龄的人进行教育:1、使公众对艺术有所理解;2、让公众懂得欣赏艺术;3、探讨艺术和人的生活有什么关系。一个好的策展人或者Curator(业务主任),应该会运用艺术品讲好“艺术的故事”。
■谈艺术生态
美术馆不能变成艺术家的“推销人”
记者:策展人的立场、价值判断直接关系到一个展览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一个美术馆能否在社会上发挥其应有的“公众教育”功能,从这个角度上讲,西方的艺术策展人如何保持“独立立场”?
孙志新:在西方,艺术机构主要分为两种:博物馆和画廊。博物馆是非营利组织,不纳税,而画廊则是盈利机构。这两种机构的策展人以及举办的展览是有严格界限的,博物馆里的策展人不会去参与商业运作,不会参与商业策展。比如大都会博物馆里的Curator,是不可能去参与画廊、拍卖行等商业机构的策展的,这关系到职业道德问题。
记者:如果艺术家个人要进入美术馆举办个展,西方的博物馆或者美术馆会如何把关?评判的标准是什么?
孙志新:这是一个非常好的问题。在美国,所有的展览都是馆方发起的,不会因为某位画家的主动请缨,馆方就会满足和配合,一定是艺术机构认定某位画家非常出色,才会举办他的个展。
美国博物馆如何挑选个人艺术家办展?如果说得官方一点,就是以艺术为标准。但艺术标准又是一个非常主观的概念,但无论大英博物馆、巴黎卢浮宫或者大都会博物馆,办展都有一条底线:不能以盈利为目的,不能有私人目的掺杂在里边——画家送我几张画就为他办展览,这样的事情不可能发生。
记者:如果是为仍然在世的艺术家举办展览,需要经过怎样的筛选流程?
孙志新:西方博物馆要做一个在世艺术家的展览,意味着对这个人的研究已经非常深厚了。不可能因为他最近3年画得很好,或者作品在拍卖市场上价格很高,博物馆就马上做他的展览,往往要研究10年甚至更长时间。
博物馆为在世画家举办展览,目的不是为了收藏他的作品,反而很可能是这个博物馆早已有了他的作品收藏。反过来说,博物馆在收藏现当代艺术品方面,与收藏古代艺术品对比,谨慎程度起码要在5倍以上。因为现代艺术是活的艺术,它在不断变化,可能这位艺术家最近5年画得很好,之后却走下坡路。这种情况下,博物馆对现代艺术的选择必须非常慎重,观察期一般在10年以上。
一旦艺术家个人在有声望的艺术殿堂举办过展览,对市场的影响会非常大。所以,博物馆不能变成艺术家的“托儿”,变成其艺术的推销人。策展人或者部门主管,与艺术家、中介机构必须保持一定的距离。这背后有赖于常年形成的艺术生态,此外,美国的博物馆设有董事会,还有社会公益事业部门组成的监督机构,会不定期考察博物馆整体运作是否在为大众服务,这涉及到策展人的职业道德和饭碗问题。
■谈艺术交流
中国缺少综合性、世界性博物馆
记者:就您的观察,国内的美术馆与西方目前还有哪些差距?
孙志新:可以说,中国的博物馆大多数是收藏中国艺术的博物馆,中国以外的艺术品收藏基本上很少。西方博物馆与此不同,它们大多是综合性的、世界性的博物馆。
中国现在需要有世界眼光、世界胸怀。日本在这方面就起步比中国早,做得更好,东京国立博物馆就设有西洋馆,眼光非常开阔。中西文博界的交流很长一段时间是单向的。大都会博物馆早在1980年,就开始向中国的博物馆借展,向西方民众介绍中国艺术,当时举办了展览《伟大的青铜时代》,影响巨大。而目前,国内博物馆、美术馆很少向国外借展,这个现象亟待改善。我认为,目前中国的博物馆、美术馆应该积极引进国外的展览,要有世界胸怀,让中国民众看到外边的世界,比如一些有实力的机构可以从大英博物馆这样的顶级艺术殿堂借展到大陆,让观众认识欧洲的艺术。
记者:您认为中西艺术的交流中,亚洲艺术策展人可以发挥怎样的作用?
孙志新:我认为,中国美术馆目前缺乏对西方艺术史和文化史有深入研究的人,这些人能够直接与西方美术史的研究领域展开对话,能够完整策划一个西方艺术展并引入中国。这样的人才需要相当一段时间的培养。
东西方的文化差异,决定了策展人的研究立场有差距,亚洲的策展人想办一个西方艺术展很有难度,因为在亚洲国家,对西方美术史的研究还只是一个很小的学科。我听说美术史在中国的大学只是被列为二类学科。在美国,美术史研究在一般综合性大学都是常见的学科。美国的博物馆观众里,小学生占的比例非常高,美国人从小学开始就养成去博物馆的习惯了,大中学生更不必说。但国内这些现象才刚刚开始,我相信慢慢会好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