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RSS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文化产业新闻 > 国内外新闻 > 文化产业

文化消费驱动文化产业发展

时间:2013-10-23 15:55:50  来源:中国文化传媒网  作者:
分享到:
  

近日,由北京市国有文化资产监督管理办公室指导、新京报社主办的2013文化创意产业(北京)研讨会在京举行。业界专家就“文化消费与城市建设”“文化消费与文化投资”“文化消费与产业创新”3个主题分别展开探讨。

文化消费打造城市气质

“平行分论坛一:文化消费与城市建设”由中央财经大学文化经济研究院院长魏鹏举主持,北京市国有文化资产监督管理办公室党委书记张慧光、阿根廷驻华使馆公使巴士顿、首都文化创新与文化传播工程研究院院长于丹、国龙联盟投资股份有限公司创始人陆兴东、国家行政学院社会和文化部副主任祁述裕、北京演艺集团副总经理李龙吟、国家新媒体产业基地副总经理李德刚、北京电影协会秘书长闫于京等业界专家出席。

“文化消费是凝聚和打造城市气质的最佳途径。”论坛上,谈及文化消费与城市建设的关系,于丹表示。“文化消费任重道远,唤醒人内心对于文化消费的认同与需求,并且建立起有效的途径,才是我们所期待的首善之都的文化消费。”于丹认为,惠民文化消费季有助于提升和稳定首善之都的气质,期待其能成为惠民、惠企的双惠工程。

“我们现在遇到的问题是文化消费不足。百姓为什么不消费文化,是不是产销不对路?”李龙吟提出,目前首先要研究“需求”,根据需求来生产产销对路的文化产品。对此,祁述裕提出了不同看法,“现在文化消费并不是不足,5年前我就做过一个比较,我们国家文化消费和发达国家文化消费大致都占整个消费支出的5%到7%。”他认为,文化消费与城市建设的关键点在于创新生活方式,“不太可能在一个既定的文化形态里面大幅度提升文化消费”。

围绕文化消费和政府政策的结合问题,祁述裕认为,文化消费不能完全依靠政府,政府需鼓励企业家,形成社会支持文化消费的氛围。李德刚则认为,政府需做好顶层设计,在尊重产业规律的基础上制定扶持政策。

消费、投资驱动文化产业发展

“平行分论坛二:文化消费与文化投资”由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副院长向勇主持,北京市国有文化资产监督管理办公室主任周茂非、北京银行副行长赵瑞安、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所长裴长洪、北京发行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李湛军、原韩国SK集团中国文化创意产业有限公司总裁李威、山水盛典文化产业有限公司董事执行总裁黄兴、新元文智集团董事总经理刘德良等就文化消费、文化产业与文化投资之间的关系各抒己见。

“文化消费和文化投资作为文化产业发展的双轮驱动,一个是拉力,一个是驱力,在文化产业下一轮发展当中扮演着非常积极的角色和重要的推动力量。”向勇说。刘德良认为,消费和投资密不可分,“现在文化产业投资有三层结构,第一层是财政的投入和文化产业发展基金等,第二层来自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的快速结合、融合,第三层来自社会民间资本。”

“我理解文化产业的核心就是要把盈利模式、核心竞争力、产业模式融合起来。”李湛军认为。“文化产业一个很好的经济属性就是有限的投资和无限的产出。”李威说。

周茂非则提出了自己对于扩大文化消费的建议:一是加强宣传引导,促进文化消费观念的转变;二是协调推进,形成文化消费的整体合力;三是搭建交易平台,扩大文化消费交易的规模;四是坚持集成创新,建立常态化的文化消费营销体系;五是出台鼓励文化消费的政策,保障和激励文化消费;六是要加强渠道网络建设,以文化输出带动文化消费。

产业创新带动文化消费

“平行分论坛三:文化消费与文化产业创新”由《新京报》执行总编王跃春主持,北京歌华文化发展集团总经理李丹阳、中国人民大学文化创意产业研究中心主任金元浦、北京出版集团董事长钟制宪、中国怀柔影视基地管理服务中心主任吕晓国、优酷土豆集团副总裁陈丹青、大麦网首席营销官葛影琼、中国文房四宝发展基金会理事长王云龙等专家与会并展开讨论。

在分析我国目前文化产业发展特点时,金元浦表示,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与西方发达国家不同,他们是自下而上的,即由市场需求推动,而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是自上而下的,是通过前瞻性的规划推动发展。因此产业链里缺了非常重要的一环,就是市场和消费,只有把这一环补上,文化产业才能真正繁荣。“我认为未来3年至5年是我国文化消费爆发的重要时期,这是可以期待的。”金元浦说。

钟制宪结合北京出版集团的发展经验,认为过去的体制机制限制了企业发展,“从创新的角度来看,作为企业,一要在技术上适应形势,二要积极进行改革”。王云龙也结合自身经验,表示未来面临着4个方面的创新:一是思想观念的创新;二是工艺和技术创新;三是销路的创新,比如砚台雕刻走出困境就是因其进入了收藏品的行列;四是市场的创新。“3年内,我们的宣纸从329元一刀涨到了2329元一刀,主要原因无外乎在产业创新上做文章。过去宣纸仅限于供给书画爱好者使用,通过创新,我们让宣纸能够做邮票、纪念纸等。”

(本报记者 蔡 萌)

来顶一下
近回首页
返回首页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