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乡村振兴,既要塑形,更要铸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的铸魂工程,就是要充分发挥包括优秀乡村文化或农耕文化的地方文化在乡村振兴中的助推作用,让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优秀传统文化引领乡村发展。《地方文化在实施乡村振兴中的作用研究》课题组立足于四川实际,通过查阅大量资料、电话信函、实地调查等形式,调研了17个市(州)37个县(市、区)乡村的典型案例,重点考察了地方文化在促进乡村全面振兴中的做法及成效,认真总结当前存在的突出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建议。 我省地方文化服务乡村振兴的典型做法及成效 近年来,我省各地在发挥地方文化作用、助力乡村振兴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取得一定成效。经调研,总结梳理出地方文化服务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五大方面的主要做法与经验。 (一)注重发挥地方文化对乡村产业振兴的助推作用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基础。一些地方乡村充分挖掘地方文化价值,把文化和经济有机融合,走出“以文兴产”新路径。 路径一:以文化创造新业态 通过文化创意将地方文化资源推陈出新,创造新业态,使“沉睡”的文化获得“新生”。成都市蒲江县甘溪镇明月村通过建设用地招拍和租赁闲置农房院落等方式引进文创项目,打造陶瓷文化国际旅游目的地,吸引几十家文创项目相继入驻,带来了大量的人气和商机, 2017年全村文创旅游收入达8000多万元,人均纯收入20327元,同比增长15%,实现了从市级贫困村到富裕村的转变。成都市郫都区战旗村、广安武胜县飞龙镇卢山村通过创造唐昌布鞋、竹丝画帘新业态,取得较好效果。 路径二:以文化润色传统产业 把地方文化元素融入传统业态,可以有效提升产业品味,增加产品附加值,实现价值倍增。宜宾市南溪区裴石镇积极打造荷莲文化,着力培育“三莲”(莲米、莲叶、莲鱼)、“三色”(红粮、油菜、柑橘)产业。兴文县将地方文化与农业结合,形成“春挖竹笋、夏摘青梅、秋闻稻香、冬酿红粱”的四季产业格局,该县水泸坝村2017年农民人均收入达13970元,村集体经济实现从“空壳村”到收入22万元的历史性突破。遂宁市通过挖掘古籍、市(县)志、年鉴资料,打造了“遂宁鲜”品牌。 路径三:以文化促进产业融合发展 一是以文促旅。德阳市旌阳区将德孝之乡孝泉镇打造成“中国德孝文化传播中心”“中国德孝文化观光体验与休闲旅游最佳目的地”。长宁县白虎村大力挖掘“洪谟文化”,打造洪谟故里景区。南充营山县兴云村深度挖掘农耕文化、 进士文化、川东北乡村民俗文化,通过“十村联片”,打造旅游新村。蓬溪县挖掘书法文化、红色文化、宗教文化,以此发展特色乡村旅游。平昌县深入挖掘地方文化,成功创建7个国家AAAA级风景区。泸州市叙永县大力挖掘红色文化,仅2017年初开展“乌蒙花海”春季赏花活动,涉及红色文化的石厢子、水潦、赤水3个乡镇,一个月接待游客30万余人,实现旅游总收入1200万元,同比增长18%。 二是促进三产融合发展。蒲江县甘溪镇明月村依托“茶山竹海明月窑”,推出茶园采摘、竹林挖笋、自然教育、制陶和草木染、美食品鉴、家庭旅舍等游客体验项目,逐渐形成“文创旅游”“农业体验游”“自然景观游”三大旅游产品。旅游发展带动了“茶山竹海”等传统产业发展,明月村推出“远山物话”雷竹笋品牌,提升产品附加值。2017年,共接待游客18万人次,实现产值4000余万元,有效助农增收。 三是带动特色小镇发展。特色小镇是一种综合发展模式,是地方文化与三产融合的高级形态。安岳县融合一二三产业,深入挖掘柠檬、石刻、农耕、佛教、竹编、曲剧等文化,建成柠檬小镇。自贡市仲权镇融入彩灯文化,打造独具特色的文化旅游目的地,艾叶镇结合古镇资源,建成集井盐文化、古镇旅游、生态观光、文创感悟、特色商贸为一体的“盐韵小镇”,吸引游客2万余人。 (二)注重发挥地方文化对乡村人才振兴的关键作用 人才是乡村振兴的关键,也是最大瓶颈,我省一些乡村充分发挥地方文化作用,走出了文化促进人才振兴的路子。 路径一:以文育人,培养乡土人才 2019年1-5月,全省乡村人才培训机构累计培训驻村农技员2.29万人次、村两委会负责人3.27万人次、新型职业农民2.40万人次、农牧民104.74万人次,乡村人才培训成绩显著。以蒲江县甘溪镇明月村为例,通过政府搭建明月书馆、明月讲堂、明月夜校等载体,邀请知名人士开展培训240余期,年培训1.5万人次,实现了以文育人。 路径二:弘扬乡贤文化,培育新乡贤 乡贤文化是中国农耕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乡贤作为有德行、有威望、有才能、有作为的贤达人士,是乡村振兴的有力推动者,是教化乡里、涵育乡风的重要精神力量,在化解矛盾、发展经济、传承文明中发挥着积极作用。雅安市名山区成立茅河乡乡贤理事会,推选出35名乡贤,为乡村振兴提供了优秀人才队伍。江油市方水镇成立镇村两级乡贤评选工作组,制定《关于开展“乡贤”评选活动的实施方案》,深入开展“选乡贤、学乡贤、用乡贤”活动,引导广大干部群众自觉向乡贤看齐,树良好风尚。蒲江县甘溪镇明月村通过地方文化吸引“新村民”,有力提升了乡村治理能力和水平。 路径三:利用乡村文脉,吸引人才回流 蒲江县甘溪镇明月村挖掘陶艺文化,吸引来自文创、旅游、艺术等领域的“新村民”100余人,带来资金、资源的同时,更新了老百姓的观念和生活方式,带动明月村产业、文化的蓬勃发展。郫都区安德镇安龙村利用文化资源吸引成都市廖明人投入500多万元,租下村里上千平方米的村集体闲置用房和80多套村民用房,集中打造川西林盘式乡村民宿“水韵安龙”,带动村民参与管理,实现了村民增收。 (三)注重发挥地方文化对乡村文化振兴的聚合作用 近年来,农村社会风气有很大好转,乡村文明程度较以前有较大提升,不赡养老人、邻里骂架、争田边地角等现象大幅减少。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产品供给不断增加,广场舞、扭秧歌、农民趣味运动会等群众性文化活动常态化开展。调研认为,地方文化在乡村文化振兴方面起到较好聚合作用。 作用一:保存延续乡村文脉 威远县史志办抓好口述史采集、家谱族谱征集,该县四方村村史展(民俗馆)从八个方面展示了改革开放40年来的巨大成就,实现乡土文化再造。富顺县地方志办结合《富顺县志》《狮市镇志》提炼出马安村孝道文化、耕读文化、知青文化,创办“耕读”书屋,建设知青文化、中国军人照片、中国交通票证和酱醋商标主题陈列馆,保存历史文脉。宜宾市南溪区裴石镇打造“巴蜀家风传承示范基地”,利用现场讲演、影像播放等形式,充分还原和展示南溪家风历史,留住历史文脉。 作用二:增强乡村凝聚力 乡村振兴关键解决一个“散”字,地方文化是一方水土独特的精神创造,组织开展乡土文化活动,能使人们找到“乡情”“乡愁”依托,增强乡村社会凝聚力。郫都区战旗村开设蜀绣班、古筝班、太极班、广场舞班等活动;稻城县赤土乡仲堆村村两委定期举办篝火晚会,利用农闲、节假日表演藏族歌舞;天全县仁义乡红军村利用农耕文化、山歌文化、红色文化开展文艺演出活动。这些活动丰富了村民文化生活,增进了村民感情,有力提升了乡村社会凝聚力。 作用三:涵养社会好风尚 传承和发扬传统美德,有助于涵养社会好风尚。德阳市旌阳区孝泉镇发扬“姜诗孝亲”“涌泉跃鲤”“安安送米”等德孝文化,通过打造孝址、孝观,用好孝艺、孝论,评选孝子、孝星,形成尊老敬孝文明新风尚。旌阳区东湖乡高槐村制定好家风、好家训,以“德善、德和、德慧、德智、德益”为核心打造“五德高槐”,使全村形成爱党爱国、尊老爱幼、互帮互助、自力更生的好风气,遏制了好吃懒做、相互攀比、大操大办等不良风气。雅安市名山区茅河乡创办“道德论坛”,由新乡贤主讲“礼义廉耻孝悌忠信”,培养了群众知感恩、懂感恩的思想意识。 作用四:培育核心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引领文明乡风的旗帜和灵魂。德阳市旌阳区孝泉镇通过举办“感天大孝祭”“城隍会”“新春庙会”等传统民俗活动,激发人们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怀。高县新修族谱引入家训家规,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探索了培养现代公民道德的新路径。 (四)注重发挥地方文化对乡村生态振兴的调色作用 农耕文明是美丽乡愁的印记,在建设美丽乡村时融入地方文化元素,能让乡村绿水青山饱含诗情画意之韵,真正实现“生态宜居”。 做法一:以传统美德推动宜居乡村建设 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是实现“生态宜居”的前提,雅安市名山区解放乡高岗村引导村民发扬“劳动最光荣、环境美我骄傲”的传统美德,制定村规民约,开展卫生评比,首创的“组织引领、群众参与,垃圾分类、源头减量,建章立制、常态管理”的“高岗村模式”,实现了农村人居环境从“脏乱差”到“净畅丽”的转变。 做法二:把农耕文明作为建设生态乡村的源头 发扬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传统生态道德,有助于推动乡村生态文明建设。兴文县水泸坝村在乡村建设中注重僰人遗址恢复、原住民生活区域(田间村落)保留、田园生态环境利用,实现了僰人农耕文化遗产重塑,人居环境焕然一新。郫都区依托柏条河、锦江绿道唐昌段构建巴蜀农耕文化长卷,依托沙西线两侧、都江堰精华灌区构建首灌区田园长卷,依托柏木河湿地水生态构建天府慢生活休闲长卷,实现了田园休闲的体验。 做法三:把特色文化作为建设美丽乡村的载体 地方文化元素与绿水青山相融合,可以打造“看得见山、望得见水”又“记得住乡愁”的美丽乡村。蒲江县甘溪镇明月村在整田、护林、理水、改院中,保留青瓦、土墙的原生态川西林盘韵味,打造出与川西民居元素相协调的乡村建筑。崇州市竹艺村以“用文化延续未来、让艺术点亮乡村”的核心理念,遵循“多改少拆”“四原四不”守则,打造原生态特色林盘,使一个默默无闻的村落成为深受市民喜爱的网红村。 (五)注重发挥地方文化对乡村组织振兴的牵引作用 近年来,我省一些乡村发挥地方文化对组织振兴的牵引作用,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不断加强,乡村自治制度不断完善,法治水平不断提高,德治根基不断筑牢,为乡村振兴奠定了良好基础。 做法一:发挥村规民约对乡村治理的提升作用 稻城县赤土乡仲堆村是稻城亚丁景区周边保存完好的原生态藏族村落之一,民风淳朴,村“两委”继承和发扬优良乡村文化传承,制定村规民约,催生文明村风,村民酗酒滋事、涉黄涉毒涉赌等恶习逐渐消失,实现邪教组织和从事封建迷信活动村民“零参与”,2016年创建成四川省“四好村”。 做法二:创造性发展地方文化,激发农民参与积极性 农民是乡村振兴的建设者和受益者,乡村振兴首先要培养农民的主体意识,千方百计调动农民积极性,让农民“热起来”,主动参与其中。蒲江县甘溪镇明月村引进文创项目,要求必须与当地的农业、手工业相结合,原住村民以文创院落房东、文创项目员工、旅游合作社成员、旅游从业者等身份参与其中,激发了原住村民参与的积极性,形成共创共享的发展新模式。 当前地方文化服务乡村振兴存在的突出问题 调研认为,近年来,地方文化在推动我省乡村“五个振兴”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存在以下方面突出问题: (一)乡村文化消失较快,乡村文脉保护现状令人担忧 主要表现在:一是农耕文化传承发展在不少乡村出现断层。农村年轻一代对农业谚语、时令节气、传统礼仪道德、风土人情、民俗歌谣等失去兴趣,传统价值观念和传统美德处于消融、消解之中。二是能够留住农耕文化记忆和美丽乡愁的符号越来越少。不少乡村传统建筑、农耕器具等毁坏流失严重。竹编、草编、石艺、刺绣等传统民间技艺“年轻人不愿学”,在一天天消亡。古村落、古民居、古戏楼等传统建筑“已经看不到了”或“正在一天天消失”。 (二)地方文化在润色产业方面的优势还远未发挥出来 主要表现在:一是地方文化资源开发不足,缺乏叫得响的品牌与企业。巴蜀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农耕文化、林盘文化、南方丝绸之路文化、三国文化、民族文化、红色文化、茶马古道文化资源十分丰富,利用这些宝贵资源发展乡村文化产业,能有效促进乡村产业振兴,但至今我们没有一个叫得响的品牌和企业。二是文化润色产业不够,与三产融合不深,缺乏叫得响的产业。我省有十大特色产业,但除川酒、川菜外,其他产业特而不优,规模不大,竞争优势不突出。以竹产业为例,竹子集生态价值、经济价值、文化价值、观赏价值、美食价值于一体,全省竹林面积1752万亩,居全国第一,但资源优势并未有效转化为经济优势。 (三)乡村文化振兴面临的制约和短板仍然较多 主要表现在:一是文化活动平台缺乏,公共文化基础建设滞后。一些农村文化设施建设严重滞后,自然村无文化活动室、公共健身跳舞场地,行政村无村级文化综合服务中心、文化广场、农家书屋等,严重制约了乡村文化开展。二是乡村德治基础十分脆弱,社会风气未根本好转。受西方文化和城市文化双重冲击,乡村德孝文化逐渐丧失,熟人社会、邻里互助正在面临冲击,一些村民甚至认为“农村社会金钱至上、不讲情义”。三是核心价值观念淡化。调查显示,个人利益至上、履行义务意识不强、奉献精神缺失等现象日益严重。“干部干、群众看”“争当贫困户、争做低保户光荣”的消极现象时有发生。乡村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普遍存在内容空泛、形式单一、说教严重的问题。 (四)地方文化服务乡村振兴还存在制度性障碍 一是地方文化资源开发利用存在制度障碍。由于政策配套不足,对资本、技术、人才等吸引力不够,农村大量历史文化资源远未得到充分开发利用。二是地方文化传承发展统筹规划欠缺。具体到县乡一级,制度安排尤为缺乏,特别是专门保护乡村文化的规划尚处于试点中。三是地方文化保护传承政策支持不够。如省市层面对村志村史编纂、村史馆建设鼓励不够,一些县乡自身财力不足,又缺乏上级资金支持,乡村文脉的保护与传承十分困难。 加快我省地方文化服务乡村振兴的对策建议 推动地方文化服务乡村振兴,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坚持辩证科学态度,因地制宜推动地方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针对以上问题,提出如下对策建议: (一)完善对地方文化的抢救保护措施 以乡村文化挖掘整理、研究阐述、保护抢救、弘扬传承、创新发展、转化利用等十大行动为抓手,加大保护传承力度。 一是建立地方文化保护制度。启动乡村文化遗产保护立法,编制保护利用规划。建立健全文物“四有”档案和传统村落“一村一档”。全面开展农村文化遗产、历史古迹等资源的确权登记工作,将其作为集体所有资产量化为集体经济组织和成员股份。二是实施乡村文脉抢救保护行动。对传统村落、乡土建筑和民族特色村镇按照一村一策、一户一策进行保护修缮。对有价值的古村落、古民宅和民族特色村镇,逐步申报列入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和历史文化名城(名镇)、传统村落保护名录。将具有历史、文学、艺术、科学价值的遗产点申请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进行保护。加强对村落濒危非遗项目的抢救保护工作。支持申报国家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三是做好文化遗产传承工作。支持各级非遗传承人依托乡土非遗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开展传承传习活动。 (二)推动地方文化基因融入产业发展 一是实施乡村文化品牌培育行动。扶植一批创新力、竞争力强的文旅文创企业,塑造具有浓郁四川特色的乡村文化品牌。以刺绣、竹编、年画、唐卡、陶艺、漆器等为重点,推出一批在国内外有一定影响力的优质特色创意民族民俗文化产品。二是大力发展川竹、川茶、川猪等特色产业。尤其竹产业,在发展中要加入文化元素,与旅游、康养、餐饮等产业深度融合,增加产业附加值。三是启动“文创+农创+旅创”融合工程,建设“三创”融合示范乡村。打造田园综合体,把艺术植入乡村,用艺术浸润乡村。 (三)全力塑造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文明乡风 一是加大政府投入。加强乡村文化设施建设,实现乡村两级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全覆盖,打造农村“十里文化圈”;实施乡村文化惠民工程;深化文化下乡活动;积极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二是深入挖掘乡村熟人社会蕴含的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进行创新,探索构建兼具乡土性与现代化的乡村治理新模式。三是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日常化、具体化、生活化。如与村规民约、群众文化活动、农村思想文化阵地等载体融合,运用绵竹年画、广安剪纸、井研农民画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让广大农民群众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四)消除地方文化服务乡村振兴的制度性障碍 一是在乡村振兴制度安排中加重地方文化考量。以省委省政府名义出台四川地方文化服务乡村振兴的意见。各县乡村振兴规划中注重地方特色文化的挖掘利用,充分展现乡村的文化根脉。二是建立完善乡村文脉保护传承载体。统筹编纂村史村志,积极建设巴蜀农耕文化主题博物馆,有序建设村史馆、家风家训家谱馆、党史教育室。三是建立完善乡村吸引资金、人才的体制机制。制定完善引导支持城市工商资本下乡的政策,引导各类社会资本投入农村特色产业、特色小镇建设和地方文化的开发利用,实现农户与工商资本发展有机衔接。制定鼓励各类文化传承人、乡贤人才、大学毕业生、外来专家、技术人才等参与乡村建设的政策。 |